
2018德国汉诺威:华制智能联合大族激光发布装备智能化解决方案
当地时间4月24日,2018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华制智能联合全球领先的激光装备企业大族激光发布装备智能化解决方案。华制智能将与大族激光在装备智能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全面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华制智能董事长夏妍娜、大族激光装备集团总经理陈焱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此次,华制智能与大族激光发布的装备智能化联合解决方案囊括了基于“智造云”的设备智能化研发、设备智能化管理与运维、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等智能制造的垂直领域。
“华制智造云平台”基于云端化、模块化、标准化、产品化构建云端平台环境,搭载工业数采系统,支持海量设备接入,拥有界面组态、逻辑配置、接口管理等模块化工具,支持SaaS应用的组装配置,可与第三方共同开发。智造云平台已成熟的应用包括设备建模、设备监控、故障分析、预测维护等设备云应用;计划排产、工程管理、品质管理、生产追溯等生产云应用;订单管理、运输管理、调度管理等物流云应用;以及工业建模、深度学习、智能分析等工业大数据云。
国产装备的工业互联网接入,是智能制造趋势,也契合了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大计。本次与大族激光携手,华制智能计划将进一步发挥智造云平台在设备互联、生产管理、数据建模分析等方面的积淀,聚焦大族激光在激光切割、焊接、3D打印、精密加工等领域的装备产品,针对性构建设备智能操控、设备智能运维、设备智能分析等应用,携手打造自感知、自调节、自诊断、自适应、自优化的智能化制造装备。通过设备智能化应用,真正让数据说话、让数据驱动效率革命。
大族激光作为世界知名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商,近年来,在装备智能化领域取得的成果备受国家关注。2016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大族激光并表示“这里看到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希望。”2018年2月,大族激光亮相《大国重器Ⅱ:发动中国》展示了其在智能装备与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成就与突破。
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及行业大背景下,华制智能和大族激光将共同携手助力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智能化升级,助推中国制造新跨越。
发布时间 : 2018-04-27
500亩土地,需要多少人耕种?
按照传统农业种植的方式,起码上百人。而如今,在滨海新区滩河村唐家恂的智慧家庭农场里,只需要3人便能轻松管理。
方便快捷
无人机助力智慧农业
眼下正值春管的关键时节。4月17日上午,唐家恂家门前的麦田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原来是唐家恂新购置的1台无人机正在给小麦喷洒“三防”农药,吸引村民前来观看。
唐家恂轻轻拨动遥控杆,无人机螺旋桨开始快速旋转,随后缓缓上升,喷出的药雾均匀地洒在小麦上。仅10分钟,10亩小麦田便喷洒完毕。“以前都是背着药箱喷洒农药,不仅效率低,而且特别累,还容易对人体有伤害。现在有了无人机,喷洒农药就变得简单安全多了。”唐家恂说。
唐家恂原是一名施工员,在看到土地流转的发展前景后,毅然辞去工作,回家乡承包了500亩土地种植小麦和水稻。唐家恂先成立了智慧家庭农场,并专门去南京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回来后,唐家恂一改传统种植“人海战术”,采用机械化种田模式。他还考取了低空飞行物操作证,并在今年4月购买了价值7万元的大疆MG-1P-RTK农药喷洒无人机。“现在种田都是规模化、机械化,我国也提倡智慧农业,所以我也要与时俱进,轻松种田。”唐家恂一边操作着无人机,一边告诉记者。
“无人机能先自动测量农田面积大小,再自动‘作业’,这样方便我们配农药,不会出现农药浪费或不够的情况。而且无人机不重喷、不漏喷。”配农药间隙,唐家恂告诉记者,人工自走式作业每亩需要15元,而无人机只需10元,受到很多种植大户的欢迎。
据悉,按照传统方式,一人一天只能完成10多亩的喷洒作业,病虫害高发期,如人力不充足,根本忙不过来。无人机的效率则高出人工60倍,由于无人机螺旋桨产生的向下气流加速形成气雾流,因此增强了药液雾滴对农作物的渗透性,减轻了农药的飘移程度,每亩只需喷1公斤左右的药液,且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了15%以上,远比人工防治效果好,为大面积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现在,盐城、东台等周边县城陆续有种植大户和唐家恂签订植保协议,目前订单已达到5000亩。“我还将购置5台无人机,保质保量完成订单。” 谈及下一步打算,唐家恂雄心勃勃。
两点一线
百亩良田平整有“帮手”
唐家恂的智慧家庭农场里除了无人机,还有多种新型的机械,不仅供自己用,还为周边农户提供租借服务,帮助农户节省人工费用。
在田边,记者看见唐家恂开着拖拉机拖着一台“大家伙”缓缓而来。在调试机器间隙,唐家恂告诉记者,这台“大家伙”是激光平整机,该机械包括发射器、接收器、控制箱、液压机构和铲运机。激光发射器通过发出旋转光束,在作业地块上方形成一个光面,此光面就是平整土地的基准平面。激光接收器安装在铲运机伸缩杆上。当接收器检测到激光信号后,不断向控制箱发送信号。通过发射器和接收器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来控制刮土铲的高度。
种植大户普遍会遇到土地不平整的问题,有的地块水平落差达到了30厘米,给施肥、灌溉增加了成本。“现在都积极响应滴水灌溉,承包的土地常常都高低不平,人工平整太过繁琐且耗时长,用激光平整机方便又快速,适合我们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地区。”唐家恂驾驶着拖拉机正在田间进行平整作业,只见他油门一踩,方向一打,十几分钟就完成两亩田的翻耕,最后,唐家恂再用激光平整机将有机肥铲平,这样一块富有营养的稻田便耕出来了。
据介绍,该激光平整机在驾驶室可以实时显示田块平整信息,作业效率高,平整后的耕地高低误差为2厘米,可以有效改善农田表面状况,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较好控制杂草和虫害,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科学高效种田。“用这台平整机,不一会儿功夫土地就平整了,以前我们耕田的时候,要将土撬来撬去,现在种田也是‘智慧活’,还是得靠年轻人呀。”角斜镇滩河村村民唐德富感慨道。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往乡村跑,钱往乡村投,劲往乡村使。智慧农业的推广,在洗去农民身上泥土的同时,也让农民搭上了增收致富的科技快车。“现代化的‘职业农民’,绝不是老辈人所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应是‘爱农业、懂技术、擅管理、精经营’,充满现代感和职业感的节奏。”唐家恂笑着说。
(来源:海安县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 : 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