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协会公告

全新启航丨第六届“红光奖”正在报名中

2023年,是“红光奖”("Secret Light Awards" ,简称SLA)诞生以来的第六年。凭借前五届的沉淀和对行业的深入服务以及在各位业内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红光奖”已成为深受激光行业人士关注的年度盛会。


“红光奖”依托权威专家评审,打通行业壁垒,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激光技术,推动产业革新和竞争力,让激光产业链企业对话及合作的绝佳舞台。


01

权威阵容

共同评鉴激光创新力量


作为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专业奖项,“红光奖”评选工作在专家评审阵容上不仅聚集了来自高校、科研单位重量级的激光行业专家,更联合了轨道交通、智能制造、3C电子等多个应用领域的行业权威的评委,以权威阵容共同评鉴中国激光产业发展的领袖力量 。


从2018年开始,”红光奖“通过极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行业专家、学院教授作为重磅评委阵容,以专业、公正、高标准的态度为评选提供公信力。2023”红光奖“再次从产学研用等多个维度的专家组成评审团,为”红光奖“的奖项提供权威的评定。20余位行业领域极具影响力、权威、顶尖的专业人士,组成强大评委阵容,共同助力第六届“红光奖”,持续挖掘具有标杆意义和创新引领的激光好产品、好项目,推动原创核心产品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化开拓,进一步引领产业发展。


02

树立行业标杆

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激光行业的技术与产业生态环境的发展都在发生重大的变革,历史的车轮赋予我们永远都需要保持对产业新的技术、生态和链接的创新与探索精神。


2022年12月18日第五届“红光奖”深圳揭晓,颁奖典礼现场甄选出了最终结果。获奖项目充分体现了激光产业在技术创新、行业应用贡献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彰显了各获奖单位在推动激光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科创力量。


顺应激光行业发展及新趋势,通过评审会打通激光行业壁垒,打造更具专业度和影响力的行业奖项,增强获奖项目在激光制造全领域的影响力。


第六届“红光奖”将进一步扩大征集范围,争取让更多国内外激光产业链相关企业参与其中,实现全产业链的交融互通。通过专业评奖,挖掘出优秀产品和新秀力量,为中国激光行业注入更多新鲜活力。


03

即日报名,共享盛典



一年一度的“红光奖”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评选活动,是激光行业盛大的年度活动之一。对于参评企业而言,“红光奖”是本年度企业提升品牌价值的影响力,阐述优秀品牌文化内涵的一项重要活动。
目前,第六届“红光奖”线上报名渠道正式开启,激光产业链上中下游相关企业均可登录官方网站(网址:https://sla.laserfair.com),进入“红光奖”报名系统,按参评奖项进行报名。


● 第六届“红光奖”申报指南 ●


No.1

参选对象


本届“红光奖”的征集范围涵盖以下类别:

1、国内外激光行业(含产业链上下游)合法经营的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

2、超快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以及其它类别激光器;

3、切割、焊接、熔覆、清洗、标刻、自动化产线等激光加工设备与系统解决方案;

4、光纤、光学镜片、激光头、冷水机组、加工机床、视觉检测、运动控制软硬件、工业互联等配套设备。


No.2

奖项设置


图片


No.3

参评规则


第一,参评对象必须是在2022-2023年度推出的创新产品或技术以及完成的项目,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有经典的应用案例;

第二、参评对象涉及的新产品、新技术有明显的性能提升或技术突破,促进了本行业的发展。并适用于中国市场,同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者帮助中国激光行业达到或领先相同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需为实物产品,暂不接受概念产品。方案设计和产品选型合理先进,经济适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参赛产品应不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情形;公示阶段如涉及产权/著作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由申报企业自身负责;

第五、原则上不接受上年度已申报过的产品类奖项,且一个产品只能申报一个奖项。如上年度已获得“行业影响力企业奖”原则上不再接受本年度评选。每家企业只能免费申报两个奖项,凡申报数量超额部分需缴纳评审费2000元/个;

第六、所有参评单位默认接受参评规则的所有条款。自参评作品提交之日起,参评者将无偿授权奖项主办方以任何方式和形式使用参评作品及其相关信息进行宣传推广。

No.4

评选细则


奖项最终得分=线上投票得分(权重40%)+专家评审评分(权重50%)+主办方评分(权重10%)


图片



报名流程及注意事项


01

报名截止日期


2022年3月31日

02

报名流程


1.在PC端登陆“红光奖”官方网站(网址:https://sla.laserfair.com),点击“立即报名”开始申报;

2.进入“开始报名”页面,先注册,后登录报名系统;

3.按所报奖项,按要求详细填写对应的表格;

4.填写完毕后,在线上传提交资料即可。

5.上传资料完成后与主办方联络确认资料是否按要求提交成功。


03

注意事项


1.一个产品只能申报一个奖项,每家企业免费申报两个奖项,超额部分需缴纳评审费2000元/个。

2.填报文字资料尽量详实,注明产品名称,并附产品图片。

3.报名采用线上报名的唯一方式提交资料。

申报过程如有其他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联系人:邹先生

咨询电话:13929047858(微信同号)


发布时间 : 2023-03-27

第十六届深圳国际激光与智能装备、光子技术博览会 2023年6月27日-29日

2023 更大市场 更多机遇

2022 年,预计全球激光技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53.8亿美元,2017-2022年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2%,中国工业激光产业已成为被高度关注的产业之一。华南地区作为我国激光生产、激光加工技术以及产品应用的重要地区,这几年已成长为我国激光、光电行业密切关注的焦点。深圳作为华南地区激光研发厂商集聚地及上中下游应用商汇集点,凭借政策扶持和自身优势发展,不断推动华南制造业的激光应用及升级换代。

 

深圳国际激光与智能装备、光电技术博览会(简称深圳激光展/LASERFAIR 2023),年年翻倍,目前已成长为华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激光、光电行业展会。展会立足华南、辐射全国,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华南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与应用推广。搭建商贸采购、展示、技术及学术交流于一体的整体平台。

 

激博会专注于激光生产及创新应用,关注激光器与光电子、光学与光学制造、智能仪器、成像技术、检测与质量控制、机器人、柔性生产设备、激光加工设备、3D 打印设备,聚焦激光技术在汽车、金属加工、电子制造、集成电路、通信、医疗、能源、轨道交通、家电等多个行业领域的最新成果。

 

展会名称:第十六届深圳国际激光与智能装备、光子技术博览会(深圳激光展/LASERFAIR 2023

展会时间:2023年6月27日-29日

展会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以下为本届深圳激光与智能装备、光子技术博览会的主要展品范围:


激光智能制造展区

激光加工智能制造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领域,在工业 4.0 背景下,国家推出 “ 中国制造 2025” 计划,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2020年又推出“新基建”战略,撬动经济新增长,激光加工迎来万亿蓝海。在政策助力下,激光智能制造迎来新一波增长红利,未来可期。

展品范围:

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标、激光雕刻、激光划线、激光钻孔、激光熔覆、激光演示系统、激光热处理系统、激光毛化系统等微加工与宏加工激光设备与系统。


激光器与光电子展区

激光器是激光应用设备的核心器件,伴随着激光行业整体的高速发展,激光器及其上游器件在全球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球激光产品销售每年平均以高于 10% 的速度增长,并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2019 年全球激光器行业市场规模已超 150 亿美元。

展品范围:

光纤激光器、超快激光器、紫外 / 绿光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CO2 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量子级联激光器、碟片激光器、激光光束质量检测仪器、激光测试测量系统、激光系统元件、激光加工头、集成光学器件及应用装置、激光晶体、激光芯片、激光电源、扫描振镜、Q 开关、光学平台、光学设计软件、光具等。


激光配套展区

目前,数字化生产正成为激光加工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未来的智能加工车间内,借助于机械自动化和数字网络大数据,信息的透明化和可追溯化变的易如反掌。随着智能化、自动化进程的逐步深入,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和劳务工作的优势将显著凸显。

展品范围:

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控制系统、工业物联网、自动化装备、控制系统及功能部件、冷水机、环保除尘、其他(培训及咨询)。


光子技术展区

激光芯片、医疗成像、生物光子显微镜、激光治疗仪、激光手术刀、光学 CT 成像仪、光学零件、元器件、光学镜片、镜头、测量测试与光学检测、传感技术、激光雷达技术等光学元件、仪器、材料。


3D 打印展区

随着 3D 打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该进一步扩大,伴随而来的是国内 3D 打印企业激增,可见该行业受关注的热度不减。

展品范围:

3D 打印金属 / 塑胶 3D 打印设备、桌面级 3D 打印机、三维扫描仪 / 三维测量仪、三维设计软件、3D 打印耗材、逆向工程服务、产品开发服务和设计等


发布时间 : 2023-03-27

第五届"红光奖"揭晓,53家激光企业独占鳌头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国激光产业持续向好,整个行业依然呈现千帆竞发、创新涌动的景象。中国不仅领跑全球市场,也正成为全球激光技术创新的策源地。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激光行业仍旧会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未来将会跃升为千亿级的广阔市场。


12月18日,由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组委会、激光制造网联合业界权威专家及国内多家激光行业协会、激光学会、激光产业联盟共同打造的激光行业全产业链顶级大奖——第五届“红光奖”颁奖盛典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隆重举行。


图片


01

嘉宾云集

见证13个产业大奖的诞生


年度颁奖盛典汇聚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激光行业上下游企业、经销商及媒体共计350余人,共同见证了2022年度激光行业13个产业大奖的诞生。国内激光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的53家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斩获本年度“红光奖”。

颁奖现场高朋满座、行业专家云集。在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深圳市科协党组成员孙楠、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良、深圳市激光智能制造行业协会会长侯若洪、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邵火等嘉宾发表致辞。

微信图片_20230106105908.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红光奖”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专家评审组组长范滇元致辞

微信图片_20230106105914.jpg
深圳市科协党组成员孙楠发言

微信图片_20230106105917.jpg
深圳市激光智能制造行业协会会长侯若洪发言

微信图片_20230106105921.jpg
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良致辞

“回首2022这一年,激光行业各大企业注重产品在设计、研发、制造、试验等每一环节的质量提升,匠心打磨,推出了一批各具特色、定位精准的产品,为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红光奖”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专家评审组组长范滇元在开幕致辞中肯定了激光行业这一年取得的成绩。他说,一批企业精耕细作,以技术硬实力促进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收获了行业良好的口碑,为激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批锐意进取、创新争先的优秀领军人物和企业先锋涌现,成为推动激光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批行业中坚力量挺身站出,照亮激光行业未来前程。这些企业打造出了优秀的产品、技术和品牌,以标杆的力量走在时代前沿,激发了激光产业向前发展。当前,我国激光产业发展进入关健时期,期望激光企业突破更多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赢得更多话语权,推动中国激光产业发展壮大。


02

树立标杆

促进激光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颁奖现场,“红光奖”第五届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激光配套产品、激光器件、激光加工头、光纤激光器、超快激光器、工业激光器、激光加工装备、激光微加工系统、激光文创艺术、“黑科技” 技术、激光科技创新、最佳成长性企业、激光行业影响力企业奖13大奖项隆重揭晓。获奖企业除了大族激光、华工激光、锐科激光、利元亨、光韵达、杰普特、IPG、宏石激光、百超迪能、福晶科技等众多国内外知名激光企业,还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和高校机构。获奖项目充分体现了激光产业在技术创新、行业应用贡献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彰显了企业在推动激光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科创力量。

“历经五年的探索,‘红光奖’评选活动搭建了平台,建立了标杆,树立了榜样,在激光行业营造出弘扬创新精神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更多的优秀企业和创新项目脱颖而出。”据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激光制造网主编邵火介绍,本届“红光奖”共收到200多份申报资料,经组委会严格的评审筛选,成功入围企业132家,申报项目合计188项。网络投票环节,累计投票数量达33万票,投票页面访问量高达383万人次,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再创历史新高。

微信图片_20230106105928.png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激光制造网主编邵火致辞

经过五年的实践,“红光奖”获得了全产业链的热情参与和高度好评。从参评项目看,从方案、技术到产品、企业;从核心器件、激光器、加工装备,以及配套产品等领域进行了全覆盖,囊括了激光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各个领域,打造了一场全产业链的交融互通。


据了解,“红光奖”评选专家评审团阵容十分强大,邀请到了行业协会、科研院校、激光研究机构、行业应用单位等专家共同参与评审,秉持“公平、公正、公益、高水平、国际化”的办奖原则,成为目前业内比较权威、影响力最大的行业奖项之一。


03

向世界展示

激光产业的“中国力量”


据主办方介绍,“红光奖”旨在鼓励中国激光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激光技术迈向更高水平,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自2008年启动以来,累计发现和评选相关创新性、引领性激光产品、技术和成果200余项。本届“红光奖”参赛企业覆盖湖北、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等主要激光产业分布区域,吸引了国内外激光企业的踊跃参与。经过初审、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的激烈角逐,共评选出13个奖项的产业大奖。邵火说,随着时间积累以及这些成果在行业的相继转化,激光行业的整体水平会有一个更新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230106105933.jpg

行业标杆、技术引领、产业风向标、技术新趋势.......这是业内人士对“红光奖”的赞誉。作为参与企业多、规格高、专业度强的全国性激光行业奖评选,“红光奖”正迈入第六个年头,主办方将通过评审打通激光行业壁垒,打造更具专业度和影响力的行业奖项,增强获奖项目在激光制造全领域的影响力。

创立至今,“红光奖”不断丰富内涵和服务,将继续与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努力打造一个兼具奖项专业度、关注科技创新和服务产业发展的平台。五年来,主办方不断尝试、探索评审模式,吸取大量建议和意见,并逐步完善评选模式。自去年开始,在行业媒体《激光制造网》开设专栏,全程免费为入围企业宣传申报的硬核产品与创新技术,并以此为契机,努力为激光产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新品发布与项目宣讲的平台。据悉,第六届“红光奖”报名工作将于近期启动。

为了将优秀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推向激光应用市场,全方位展示激光行业先进的创新技术,进一步助推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红光奖”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组委会计划在深圳、武汉、苏州、济南四城举办“红光奖”全国巡展活动。据组委会透漏,全国巡展是“红光奖”品牌活动的重要一环,将通过高峰论坛、项目路演、供需对接等形式为参评者和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宣传推广机会,向世界充分展示“红光奖”的品牌价值与激光产业的“中国力量”。

让创新被看见,让贡献被铭记!就让我们一起揭晓年度大奖第五届“红光奖”的获奖名单:


微信图片_20230106110959.jpg微信图片_20230106111006.jpg

微信图片_20230106110451.jpg



来源 : “红光奖”组委会 发布时间 : 2023-01-06

2021“红光奖”暨第四届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专家评审会在深圳顺利召开

为了寻找和发现,表彰和奖励在行业品牌和激光企业崛起过程中,具备原创力、创新力、引领性、标杆性的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在推动激光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突出贡献的代表企业,2021年7月17日,2021“红光奖”暨第四届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专家评审会在深圳市宝安区湾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召开。评审组顾问、专家小组组长与评审专家共20余人参加评审会,专家团由评委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领衔。


权威阵容共同评鉴

中国激光产业发展的创新力量

本次评审会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会上,评审组副组长、广东省光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教授江绍基介绍了参会专家,并对专家评审规则进行了介绍。

当日,共有13位评审专家出席了现场评审会,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会长朱晓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姚建华教授、广东省光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江绍基教授、西南物理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王浟教授、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瑞华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永康教授、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胡芳友教授、江门市智能激光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五邑大学吴勇华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廖健宏教授、广东海洋大学师文庆教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部长刘知新、中国激光产业社团联盟秘书长、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激光制造商情》主编邵火。

现场评审会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寿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魏志义教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孙洪波教授、苏州大学陈长军教授、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会长杨永强、富士康科技集团激光技术专家黄锦贤、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博士张月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主任姚远、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深圳大学田劲东教授等未到达评审会现场,均进行了线上评审。

线上评审

专家组在认真听取汇报后,结合企业递交的资料,针对申报项目的创新性、引领性及行业贡献力等方面,逐项进行了严格审核,并给出了相应的评审意见。专家评委们认真阅读每一项入围项目和企业的介绍资料,根据参评企业的申报材料、行业影响力对所有入围企业发展情况、产品创新、行业贡献力等多维度、全方位进行考评打分,并对特别突出的项目和企业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热烈的讨论。

作为激光行业影响力奖项,“红光奖”评选工作在专家评审阵容上不仅聚集了来自高校、科研单位重量级的激光行业专家,更联合了轨道交通、智能制造、3C电子等多个应用领域的行业权威的评委,以权威阵容共同评鉴中国激光产业发展的领袖力量 。顺应激光行业发展及新趋势,通过评审会打通激光行业壁垒,打造更具专业度和影响力的行业奖项,增强获奖项目在激光制造全领域的影响力。

树立行业标杆,

助力激光产业创新发展

会议最后,由“红光奖””专家评委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做了总结发言。范院士说:“今年申报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比往年都有很大的增长,这说明红光奖的影响力越来强大。”’他建议,要逐步完善行业奖评选办法,通过评选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在此次评审会中,来自各领域的专家评委们也提出了对于促进“红光奖”长足发展的诸多建设性指导意见。评审会上,各位专家对本次活动评选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从组织严密、社会影响等方面评价了“红光奖”评选活动已经取得的成绩,认为评选活动在激光行业营造出弘扬创新精神的良好氛围。通过评选活动,搭建了平台,树立了标杆,促进了更多的优秀企业和创新项目脱颖而出。

中国激光产业社团联盟秘书长、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激光制造商情》主编邵火说,本届行业奖评选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按照评选办法和有关要求圆满完成,感谢各位评审专家的辛勤工作和大力支持。希望能够通过网络票选和权威专家的把关,挖掘具有标杆意义和创新引领的激光好产品、好项目,也希望通过“红光奖”评选活动达到塑造企业形象、促进品牌建设、激发企业创新力、推动激光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据介绍,组委会将会继续发掘和彰显中国激光产业优秀企业和创新力量,以专业性、权威性、客观性、全面性的评选理念,向公众全方位展示和推介激光产业的前沿技术和创新动态。


推动行业发展,

提升“中国激光”影响力

会上,组委会工作人员从总体情况、申报情况、网络票选、评审进程等方面对本届“红光奖”评选工作向专家组进行了汇报。

2021“红光奖”暨第四届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历经前三届的沉淀,已经成长为行业里最权威、最专业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奖项。该奖项多年来不断引领行业发展最新趋势,深度洞悉市场发展与业态变化。

2021“红光奖”自启动以来,更是受到了业内企业、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激光行业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热潮。从组委会对网络投票环节的数据统计来看,本届“红光奖”网络评选环节参与企业115家,申报项目170项,累计有效票数达21万余票,投票页面访问量高达200万人次,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创下了历史新高。

此次专家评审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聚焦“技术、创新、发展、贡献”,旨在挖掘真正的技术创新产品和鼓励推动行业发展的优秀企业。

据悉,5大品类、12大奖项的获奖名单将于8月4日在深圳宝安举办的“红光奖”颁奖盛典晚宴上重磅揭晓,敬请期待!

来源:红光奖组委会



发布时间 : 2021-07-20

以激光之名,为文创赋能 ! 2021第四届中国激光文创艺术设计大赛启动报名

目前,蓬勃发展的激光技术已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但是,单靠技术去开发产品、创造价值只面向解决使用需求,好的应用技术还须转化为市场喜爱并有情感的产品,才更便于技术的传播。“激光技术+文创”概念,是使技术产品文创化,激光技术作为一种应用工具,可以赋能文化创意,奇妙精美的文创作品可以通过激光技术来实现,而文创也可以帮助激光技术展现其内核魅力,展现出技术的温度、情感,引发更多共鸣。两者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激光技术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文创产业的发展;而文化创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激光产业的发展中,也可以帮助技术与产品落地出圈。文创以创意美学为桥梁,有效链接新技术、生产者与终端消费者,在提供具体的生活问题解决方法之余,更是从感受和内心需求上带给消费者灵感与互动。一个优秀的文化创意可以赋予专业技术以温度与内涵,两者的相互渗透交融,也可以让好的技术和产品破“圈”而出,驱动可持续价值显现。

■  过去三年,经过我们“激光文创大赛”不断的宣传与推广,今天的许多激光企业开始视文创产业为急需开垦的新天地,它们正在拥抱文创产业,以别开生面又令人亲近的方式使激光技术更贴近大众生活,凭借精湛的技术与奇妙的创意抢占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意识到,文创艺术设计在为科研技术端和市场消费端架起了链接融合的桥梁。

现在,第四届中国激光文创艺术设计大赛又要来了,让我们“以激光之名,为文创赋能”,通过文化创意,传承文化、开拓创新的同时,探索发现激光技术更多新的应用场景,引导消费者更好地理解激光技术进步对于人类社会、人类生活的意义,让激光技术更有温度更有情感地为消费者服务。



“第四届LMN2021中国激光文创艺术设计大赛”将于2021年6月15日-9月21日期间举办(大赛官网:https://wx.laserfair.com/cultural/2021)。大赛面向国内外规模激光企业、激光研究机构、激光从业人员、激光专业相关院校师生以及社会艺术创作者等从事艺术创作及爱好艺术创作的团体及个人。欢迎你们采用激光工艺技术,激发你们的创意,通过不同载体,共同推动我国激光技术融合文化创意发展。

本次大赛集中展示及评选揭晓仪式,将于2021年9月17日-2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202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期间隆重举行,敬请关注!


一、大赛主题

以激光之名,为文创赋能。


二、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

中国激光产业社团联盟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

《激光制造商情》

承办单位:

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

汉诺威米兰星之球展览(深圳)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广东省光学学会

台湾镭射应用科技协会

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

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

五邑大学工业设计学院

江门市智能激光技术研究院

策划机构:

中国激光文创艺术大赛组委会

激光制造网


三、参赛对象及项目要求

(一)参赛对象

国内外激光企业、激光研究机构、激光专业相关院校师生、激光从业人员以及社会艺术创作者等团体及个人。

(二)参赛项目

·题材不限。

·主要征集以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标、激光打孔、激光熔覆、激光雕刻等先进激光加工技术来制造生产的创新性文创作品,报名时须说明文创作品使用何种激光工艺制作而成。

·须有激光文创作品实物,不接受概念性设计作品。

注:报名参赛时须提交作品照片及相关报名要求的材料。9月15日前,参赛者须提交作品实物以供9月17-21日期间在展会上展出。


四、报名时间

自2021年6月15日-8月15日止。(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团队请及时开展项目制作,并于8月15日前通过大赛官网提交报名材料。)


五、报名方式

1、大赛接受以个人或团队形式的报名方式,报名时须按大赛组委会要求填写报名表格(内容包括个人或团队信息、作品名称、所用激光工艺、设计理念等),提交产品实物图片等素材。报名表格见大赛官网https://wx.laserfair.com/cultural/2021/,如下图:

2、直接通过大赛官网在线填写提交,不接受邮件报名。

3、报名时需要以艺术照形式提供完成体作品的照片4张(建议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立式图各一张,图片分辨率在 300dpi 以上)。


六、评选流程

1.初赛:2021年8月16日-8月20日

专家将从所有参赛作品中评选出30件作品参与复赛及展会现场展示,初赛结果将由大赛官方媒体《激光制造商情》、激光制造网同时发布。在此阶段,《激光制造商情》、激光制造网编辑团队将对30份进入复赛的作品进行评分(占总得分20%)。

2.复赛:2021年8月21日-9月10日

复赛采取网络投票机制,网络用户可通过微信参与投票。网络投票每人每天拥有 5 票投票权。网络投票结果按20%的比重计入决赛总得分。

3.决赛:2021年9月17-9月21日期间

决赛评选结果是通过专家评分(60%)+编辑团队评分(20%)+网络投票(20%)等综合评定出获奖者。作品现场展示时间为 2021年9月17-21日四天时间。

4. 颁奖仪式:

2021年9月20日上午举行(拟)。


七、总得分核算方法

编辑投票(占比 20%)+网络投票(占比 20%)+专家评分(占比 60%)。

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激光制造商情》邀请激光行业专家、高校专家、知名企业家等组成评委团,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专家将从激光文创作品的内涵度、艺术性、实用性、创意性和覆盖面等方面考量作品得分。评审专家评分占比为60%。

注:票数相同时,由评审专家择优选出。


八、奖项设置

奖项名称
奖项配额
奖金
文创金奖
1 名
人民币 5000 元+荣誉证书
文创银奖
2 名
人民币 3000 元+荣誉证书
文创铜奖
3 名
人民币 1000 元+荣誉证书
网络最佳人气奖
5 名
颁发荣誉证书
编辑团队人气奖
5 名
颁发荣誉证书



特别奖励:

除奖金与荣誉证书外,所有作品将有机会参与大型展会现场展示以及《激光制造商情》《激光制造网》等矩阵媒体宣传。


九、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不得复制、抄袭和盗用他人作品,若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组委会有权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

2、比赛过程中如有未完成的作品或作品出现破损无法参赛视为自动弃权。

3、现场展示期间,参赛作品如有用电需求需提前报备。

4、组委会有权对参赛入围作品行使展示、摄影及出版权。

5、大赛如有其它事宜变化将及时在官网公布。

6、本次大赛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LMN 2021 中国激光文创艺术大赛组委会

咨询服务联系人:

联系人:王先生

大赛官网:https://wx.laserfair.com/cultural/2021



发布时间 : 2021-06-15

2021中国激光文创艺术设计大赛6月启动,敬请期待

2021中国激光文创艺术设计大赛6月启动,敬请期待

尊敬的激光文创艺术爱好者:

激光文创大赛旨在传播激光科学知识,启迪社会公众的科学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同时,也为提高中国激光工艺美术品的创意设计水平,展示工艺品创新能力,让社会大众更全面地认识“激光科技改变生活”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进而推动我国激光技术融合文化创意发展。

 过去的几年,激光文创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第四届2021中国激光文创艺术设计大赛即将启动——拟于2021年6月份将开启激光文创艺术设计作品征集工作,敬请留意本公众号的正式通知

 本次大赛组委会欢迎广大激光企业从业人员、艺术院校师生和社会艺术创作者等从事艺术创作及爱好艺术创作的团体及个人提交作品(1-3份作品)参加本次大赛,希望您采用激光工艺这一先进加工技术,通过不同载体深刻表达中华文化、城市文化以及传承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赢取丰厚的奖金与礼品

第四届激光文创大赛集中展示及评选揭晓仪式,将于 2021 年 9 月 17 日-21 日在上海举办“2021 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隆重举行。希望您能获得好名次。

看到这一消息后您即可先行着手设计准备您的激光文创作品。

谢谢大家!


第三届激光文创大赛赛果请查看:

               2020年第三届激光文创大赛精彩收官,快看看谁获奖了            


激光文创大赛组委会


2021年5月


发布时间 : 2021-06-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