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协会新闻

创鑫激光薄板利器批量出货,单模块6000W主角光环初显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实现光学器件和光纤激光器垂直整合的激光器厂家,创鑫激光对单模块激光器的布局也更早于同行,并从器件技术发展源头推动单模块激光器往更高功率发展,目前已经实现单模块6000W量产出货。

 

创鑫单模块6000W于2020年3月正式发布上市,所采用的泵源(国际一流芯片)、泵浦合束器(耦合效率>98%)、高功率剥模器(实现稳定>1500W的剥除能力)、QBH输出头等多个器件技术领先同行,并根据终端用户需求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产品性能和稳定性都得到了市场的验证与肯定。

图片1.png 

创鑫单模块6000W解析图

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单模块连续光纤激光器内部只有单个光路模块,布局结构更加紧凑小巧,可节省加工设备和空调房空间,减轻设备重量,适应更多对体积和重量有高要求的特殊场合,丰富客户的应用场景。

图片2.png 

 

中薄板切割效率更快

单模块激光器采用特殊光纤,同等功率下单模块纤芯的光能量承载更大,能量更高更集中,光束质量更优,可以更快速的切割中薄板材料。同样切割1-6mm碳钢,MAX单模块6000W比多模6000W切割效率提高8%-23%;同样切割1-16mm不锈钢,MAX单模块6000W比多模6000W切割效率提高6%-26%

图片3.png

图片4.png 

 

厚板切割同样优秀

创鑫激光对单模块激光器光斑模式做了独特整形处理,既具有高薄板加工速度,同时能够兼顾中厚板的加工能力。

图片5.png 

▲单模块6000W切割碳钢30mm

 图片6.png

▲单模块6000W批量切割碳钢25mm

结构更加简单

多模光纤激光器由多个单模块激光器合束集成, 模块之间的光路、电路和水路都需要互联;相比起来,单模块激光器简化了光路、电路、水路系统,结构更加简单,安全隐患减少,稳定性提高。

图片7.png 

▲多模激光器示意图

 图片8.png

单模块激光器示意图

免维护不停机

创鑫单模块激光器采用光电结构分离设计,互干扰,性能更稳定;另外,单模块激光器标配独立控制系统,可以快速关闭单个异常泵源,激光器继续运行工作,不停机

图片9.png 

 

集成性能更高

单模块激光器功率的提高,对万瓦以上超高功率激光器的集成也带来了更多的优势。单模块激光器功率越高,在集成万瓦超高功率激光器时所需的模块更少,结构更紧凑,并且合束规格越小,合束效率越高,性能更稳定。

 

更高功率的单模块激光器,不仅在产品、性能上都优于同功率的多模激光器,且对万瓦超高功率激光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意味着单模块激光器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创鑫激光作为推动国产光纤激光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将是单模块激光器技术发展上的重要驱动力!

来源 : 创鑫激光 发布时间 : 2021-01-14

年终盘点 | 十大关键词回顾激光行业乘风破浪的2020 (上)

韶华易逝,岁月如歌。回望2020,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印象深刻,但对激光行业影响并不大。下半年在制造业持续复苏背景下,激光设备、工业自动化等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激光行业市场非常活跃,行业内激光企业并购、融资、上市、并购接二连三;国内激光企业为拓展市场、品牌提升、扩大企业生产空间服务,积极加速战略布局,抢占市场份额;“红光奖”、“世界激光制造大会”、“4万瓦激光器发布”、“4万瓦超高功率切割机发布”各种活动络绎不绝,激光行业也步入了直播风口,各种新型激光产业园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这一年里,制造业持续复苏,带动着整个激光行业缝勃发展。


在此,激光制造商情梳理了激光行业十大关键词,作为回望2020激光市场的重要线索。今日为你分享2020激光行业关键词年终盘点之“乘风破浪 ”(上篇)


01疫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让人始料不及,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至全国,但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是第一个从疫情中恢复的主要经济体。第二季度开始,国内已经基本结束国内疫情战斗,全国进入了复工复产,大部分激光企业订单迅速恢复。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行业需求后移,下半年激光产业链整体需求高于往年,在制造业持续复苏背景下,激光设备、工业自动化等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行业拐点已经出现。


后疫情时代会受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影响,出现短期的波动。后疫情时期,自主创新、艰苦奋斗、政策扶持,天时地利人和,未来激光市场仍然让人乐观期待!


02融资上市


激光技术作为高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的方向首选应该是目前以科技型、创新型导向的创业板和科创板。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激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还是以大族激光、华工科技、光韵达、福晶科技、金运激光、京华激光等为主。在近几年的创业板新增了光库科技、锐科激光、帝尔激光、光峰科技、杰普特光电、柏楚电子等。


2020年,国内联赢激光、海目星激光陆续在科创板上市。此外,至少还有十几家业绩数亿元以上的激光企业有上市的计划。


这一年,德龙激光完成新一轮1.5亿融资;光惠激光(GW)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长光华芯顺利完成1.5亿C轮融资; 公大激光完成600万元天使轮融资;光谷聚芯微电子B轮融资1.8亿元;华兴激光完成4000万元融资;金橙子科技拟在科创板上市;英诺激光成功过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北京凯普林光电拟登陆创业板;大科激光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


目前,激光行业在科创板登陆的企业已有四五家了,科创板给激光行业提供了很好的上市融资机会,这将极大推动激光产业良性运转,龙头企业快速成型。

03并购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产业化加剧集中,并购成为一个企业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2020年这一年,在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同时,全球激光行业进行了多起激光收购事件,SIP中国公司与通快中国合并;光韵达拟2.45亿元收购通宇航空剩余49%股权;普门科技收购京渝激光股权;瑞士百超完成全资收购迪能激光;光库科技斥1371万元收购光辰科技48.98%股权……


并购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使相关企业达到资产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利用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条捷径。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并购,部分企业可以摆脱困境、继续发展,优势企业可以实现快速扩张、提高竞争实力。


通过并购、参股,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并购战略对于企业发展存在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民营企业借力发展、快速做大做强,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04红光奖


历经2018、2019两年探索,红光奖在全国激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认识,从2018年的50余家企业参赛到2019年80余家企业参赛,再到2020年100多家企业参赛,覆盖湖北、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湖南等主要激光产业分布区域。红光奖在国内行业之间得到传颂,越来越多的企业每年都会准备好参赛产品,参与红光奖争相角逐的评比,把获奖视为国内激光行业最高荣誉,是企业行业地位、创新突破的最重要的认可!


这一年,红光奖回顾了2020年激光行业一年来企业创新发展成果,盘点分析一年来行业发展现状;搭建一次集中展示企业品牌、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平台,传导信息至下游应用行业;助力企业之间分享成功经验,促进交流与合作,提供有益借鉴,相互成就相得益彰;在颁奖和相关活动的背后,成为记录与见证中国激光行业发展珍贵资源;每家获奖企业都将成为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更多参与者不断创新与超越;企业参与评选也许会引起了同行的点评和讨论,反而有了反醒的参照和思考的聚焦点。


“红光奖”作为“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评选活动的升级版,评选标准更为严谨,评审组织严谨有序、规范公正且极具权威性。发展至今已成为反映中国激光产业链生产力水平高低的一项标志性赛事,对于参评企业而言,是本年度企业提升品牌价值的影响力,阐述优秀品牌文化内涵的一项重要活动,广受中国激光行业各阶层人士的推崇。


目前,“红光奖”2021年度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评选活动正在火热报名中,33项创新贡献奖等你来拿!

05国产替代  进口加速


这一年,在制造业持续复苏背景下,激光设备、工业自动化等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行业拐点已经出现。目前,国内的厂商在中低功率激光器领域已占据主导地位,高功率激光器也实现产品突破;在国内厂商已取得技术突破的背景下,2020年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国内激光行业快速增长,在各环节已实现突破,正在加速实现进口替代。


在激光设备领域,国内激光设备市场潜力巨大,国产替代将继续深化。目前形成了以大族激光、华工科技为代表的全领域龙头,同时出现了以专注于动力电池领域的联赢激光、专注于3C领域的光韵达为代表的细分领域龙头;


在激光器领域,国内激光器企业份额呈现快速提升态势,激光器国内厂商已具备核心竞争力,国产替代正在加速,市场占比持续提升。2020年锐科激光、创鑫激光市占率不断提升,在实现中低功率激光器国产化后,正逐步实现高功率进口替代;


在激光控制系统领域,本土企业已经获取中低功率切割控制系统90%市场份额,以柏楚电子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开始向高功率以及超快控制系统等高端市场布局。


文稿:激光制造商情编辑Cici

来源 : 激光制造商情 发布时间 : 2021-01-13

【红光奖专题】大科激光:超高亮度点亮中国激光的未来

刚刚过去的2020年,湖南大科激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科激光”)完成了B轮融资,多家资金实力雄厚、行业资源丰富的知名投资机构成为了大科激光的新股东。


在这一年里,大科激光沿着成为高水平光纤激光器与激光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道路扎实前进,取得了一系列的业绩与成就:在工业市场上,大科激光1kW-3kW的单模光纤激光器,6kW、9kW、12kW多模激光器的品质和能力得到了充分验证,已经形成批量交付,5kW单模、20kW多模产品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发往一线。在高反材料加工、精密焊接等领域,大科产品“高亮度、抗高反、高节能”的特性契合客户痛点关注,充分满足了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在科研定制领域,大科推出了一系列性能参数国际一流的拳头产品,例如5kW谐振腔型单模光纤激光器、3kW窄线宽光纤激光器、9kW高亮度光纤激光器等,推进了多家客户的重大项目。除了研发新产品,大科激光在2020年大力加强产能建设,目前湘阴、长沙两个基地具备月产1000台千瓦级光模块的能力。

微信截图_20210113134555.png

大科激光万瓦级光纤激光器产线投产仪式


大科激光成立于2017年,公司创始人及核心成员曾在国防科技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并以光纤激光器、激光辐照动力学方向的研究成果为学术界称誉。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大科激光在特殊应用领域获得良好的口碑,并在走向工业化的过程中取得飞速的进步。


大科激光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品质,为工业市场和科研定制化用户提供了一系列技术先进、稳定性好、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需求的光纤激光光源。大科产品以高亮度和抗高反应用为特点,在光束质量这一关键指标上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


据激光制造网小编了解,大科激光高亮度抗高反型光纤激光器,在工业市场上已经显示了充足的实力,尤其在高反材料加工、精密焊接等领域更是将技术特长展现得淋漓尽致,得到了众多终端用户的好评。

微信截图_20210113134617.png

大科激光荣获2020“红光奖”激光行业光纤激光器创新贡献奖


大科激光自成立以来凭借自己差异化优势——“高亮度,抗高反”屡获荣誉。2020年6月20日,大湾区激光企业峰会暨第三届“红光奖”2020年度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颁奖典礼在广东·东莞富盈酒店成功举办,大科激光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最终夺得“2020年度激光行业光纤激光器创新贡献奖”。

微信截图_20210113134652.png

大科激光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少锋博士(右二)出席2020“红光奖”颁奖晚宴


大科激光荣获2020“红光奖”的产品是DK-YSM 500AR无水冷单模抗高反连续光纤激光器。据介绍,该产品具有如下特点:1、超高亮度:光束质量因子M2接近理论衍射极限,可达1.05;2、优越的抗高反性能:可以轻松应对高反材料的3D打印、焊接和切割;3、小型化:机身体积为380 mm×310 mm×230mm,体积小,无需水冷机组,利于集成;4、轻量化:机身重量<15kg,相比传统水冷激光器重量更轻,方便携带,有利于设备移动作业。该产品特别适合激光手持焊接、桌面激光3D打印、远距离户外激光清障等便携式激光加工场景。

微信截图_20210113134710.png

获奖产品:大科激光DK-YSM 500AR无水冷单模抗高反连续光纤激光器


激光行业大奖“红光奖”的加冕,是行业对大科激光实力的认可。大科激光将以荣获“红光奖”为契机,将获奖产品DK-YSM 500AR无水冷单模抗高反连续光纤激光器加速推向更加广阔的应用市场。


随着万瓦级激光器的投产和B轮融资的成功完成,大科激光会继续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乘风破浪,百炼成“光”,大科激光将用超高亮度点亮中国激光的远方!

来源 : 激光制造网 发布时间 : 2021-01-13

2021大湾区激光及智能制造产业与资本对接峰会在深圳南山区举行

自去年11月12日,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在深圳高交会期间举办首届激光与资本对接峰会暨企业路演以来,昨日(1月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2021 •大湾区激光及智能制造产业与资本对接峰会在深圳市南山区举行。

 

本次活动目的是为了推动激光智能制造企业与金融资本紧密结合,接受资本市场的培育孵化,助力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接会由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联合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宝安区激光产业链技术及应用创新联盟、深圳清控科创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携手产业研究院、商协会、产业园区、基金会以及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共同举办。


undefined

 

会议由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时岱先生全程主持,会议邀请到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邵火先生,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创新局邹丽华女士,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副会长、海目星激光副总裁蒋绍毅先生,深圳清控科创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产融发展部李卓擎女士,北京大学赵荣宝研究员,中山新诺科技董事长杜卫冲博士,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会长陈超明先生,深圳市华睿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巴月先生,砖投网合伙人代艳女士,深圳激光谷产业运营平台顾问卢晓博士等嘉宾出席。


undefined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副会长、海目星激光副总裁蒋绍毅先生表重要讲话,阐述了激光行业的发展进步,产业布局及本次峰会的重要意义。之后,路演环节正式开始。


undefined

 

在会上,深圳技术大学助理教授欧阳德钦博士做了《新型工业激光器的开发及发展趋势》报告;超创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卉女士做了《激光3D打印在传统珠宝生产行业中的机会》报告;广东焦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西凯先生做了《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国产化的市场前景》报告;武汉铱科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国先生做了《线路板层间互联激光技术与市场》报告;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邵火先生代表深圳激光谷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做了《激光产业链生态系统》报告;深圳市亿图视觉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煜博士做了《光电子行业自动组装和外观检测设备》报告。


undefined
undefined

 

最后深圳清控科创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产融发展部李卓擎女士做了峰会总结和清控体系的推介。


undefined

 

本次峰会吸引了深创投、深圳天使母基金、深圳高新投、时代伯乐、青橙资本、基石资本、睿鼎资本、盈富泰克、绿石创投、梅花创投、华睿信基金、招商致远资本、广东天使会、中海资本、新鹏投资、鸿和资本、力合科创投资、彭年投资、启亿资本、百富源股权投资等投资机构积极参与。


 

同时特别鸣谢深圳激光谷、砖投网、敦汇资本、金品达星之球知识股份有限公司、汉诺威米兰星之球展览(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立方汇、海归岛、博士科技、法思特、创福汇、中科院知识产权投资有限公司、研发智库、深圳盈科律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来源 : 激光制造网 发布时间 : 2021-01-12

华工科技:已推出全系列100G、400G产品,布局硅光技术研发更高速光模块

近日,华工科技发布投资者调研相关信息显示,该公司光通信主要业务为有源、终端、光学以及无源,基于智慧生活、智慧园区、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够有机的将这四个业务的产品联动起来,集中优势力量,更加完善产业布局,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相比于同类企业公司具备三大竞争优势:一是高端光模块研发设计能力;二是市场卡位优势;三是拥有上游自研芯片技术。

面对光模块市场日益白热化的竞争,华工科技近些年持续加大5G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通过集成创新、IPD管理方法,推动产品向中高端升级,推进自研芯片等核心技术开发,在应用技术层面不断突破,陆续推出5G、数据中心等系列产品,支撑业务发展。

华工科技:已发布全系列100G、400G产品

目前,华工科技已推出全系列100G、400G产品,单通道可实现25Gbps/50Gbps/100Gbps的解决方案,同时布局硅光技术,研发更高速光模块解决方案,从而协助客户建设更为敏捷、高效、绿色的数据中心。

对于未来的展望,一方面光模块的产品将会向更高速率、更多调制方法、更低功率、更小的体积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布局路由器、5G CPE、工业互联网关等智能终端产品,实现企业5G专网和工业互联小站的发展,有效地满足各工业场景的通信需求。未来在掌握最新国际标准化发展动态的同时,我们也要协同产业链伙伴创制自己的标准,并且推动自主标准国际化,抢占技术竞争的高地,掌握市场的主导权。

除了光通信领域,在激光领域,华工科技的未来布局则在于持续在新型显示面板、3C电子、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力,在3C电子行业,在OLED柔性屏切割的基础之上拓展市场空间;在汽车行业,切入5G车联网应用场景,在极耳切割、隔离膜切割等加工制程中发挥作用,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能量密度和加工精度;在通讯行业,顺应手机终端高度集成化、轻薄化的趋势,凸显在新材料和高精度加工方面的优势。打造国内一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精密激光智造技术及装备产业化基地。

发布时间 : 2021-01-11

深化布局,树立标杆!天弘激光走过的20年......

2001-2021

天弘激光走过了20年

20年,风雨兼程

20年,同心同德

20年,硕果累累

一、深化布局

产业升级,拓深根基

● 2001年,天弘激光成立,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激光装备制造商之一,开始以中小功率激光打标业务进入激光设备制造市场。

● 伴随着我国激光切割机设备商业化进程,我们于2009年开始部署激光切割机的研制,并投放市场,为满足业务版图扩大需要,我们的新总部基地竣工并投入使用。

● 2012年,天弘的发展跑出“加速度”,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随着激光切割市场的全国进程推进和海外市场的进入,我们再度扩大总部基地。

 

强强联合,深度共赢

做中国民族高质量品牌,我们收购英国JKlaser旗下CO2激光器业务,并成立衡快激光,实现国产化高品质品牌力量;

与苏州大学合作成立科莱得品牌,推广熔覆淬火3D打印应用;

创建软件公司天佐数据,助力天弘激光系统研发;

开发天弘高功率脉冲激光器,降本增效;

在成长之路上与旗下品牌全方位战略配套,致力为行业和用户提供最具实力的解决方案。

 

扩大版图,脚步不止

我们成立在全国布局多家子公司和营销中心,天弘激光宿迁生产基地、天弘激光(广东)公司、天弘激光(浙江)公司(按南通的图)、广东新适界电源公司,西南营销中心、华北营销中心等,只为快速响应,在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树立标杆

天弘激光研发生产的系列激光设备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为激光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20年来,我们深知技术的持续创新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一直坚持技术创新的发展战略、注重创新技术的产业化、持续加大新工艺技术的开发力度。目前,公司已取得10项发明专利、多项国家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

 

三、持续赋能

面对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国制造”进入政策黄金时期。在国家的宏观政策下,各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天弘激光为制造业提供定制化激光整体解决方案,设备广布多个行业:电机,5G通讯,3C电子,半导体,军工重工,新能源汽车,FPC/PCB电路板,玻璃制造,显示触控,钣金加工,家电,厨具,……

 

四、展望未来

20年来,天弘激光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为时代奋进者们打造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平台。

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以深厚的技术沉淀作为开拓进取的前提,在新的起点,创造更闪耀的成绩!


来源 : 天弘激光 发布时间 : 2021-01-08

光博士激光以技术驱动企业发展,赋能传统行业智能化发展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市场供给需求关系正发生快速的变化,物联网新经济,对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有着更高的要求,制鞋、服装等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近日在一场以一站式智能裁剪解决方案为主题的《制鞋及服装裁断应用工艺交流会暨新品发布会》上,东莞科技企业,东莞市光博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当场宣布,将面向全球制鞋、服装生产制造企业,免费API开放兼容,赋能制鞋服装工业4.0。

 

 

智能排版、智能切割、智能喷线、激光打标、机器人生产……在此次制鞋服装新品发布会上,多款智能化制鞋、服装生产设备进行现场演示,设备加工数据信息实时更新。展现制鞋、服装行业工业4.0的生产模式,100%免模、100%数据化,100%成熟度。

 

GBOS IoT Bridge(桥)该系统可以实现同一系统控制,同一IoT平台,同一排版软件、同一操作人员,同时兼容激光系统、震动刀系统、划线系统、手臂喷胶系统等,通过免费开放API提供链接至GBOS IoT Bridge(桥)的交互接口,就可以使得第三方产品能够快速接入到 ANALYTICS系统,解决了不同产品间标准不统一或无标准、系统不兼容等问题,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缩短智能组网周期,节约智能化开发成本。解决一些企业原有第三方无IT技术支持的设备,也可以通过接入系统,实现智能物联。

 

 

光博士激光科技的市场总监刘洋表示,作为世界制鞋产业大国,中国拥有庞大与完善的产业链优势,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正面临着产品同质化、市场需求大变动、产品交期越来越短等新一波问题的转型挑战。在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为导向的今天,如何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销售渠道多元化,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是制鞋业创新主要面对的最严峻的考验。以前制鞋企业生产一双新鞋子,从设计、打版、开模具到生产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往往需要生产很大的量才能实现盈利,生产出来后又容易造成库存积压的问题。而智能制造可以实现从接单、设计、生产、仓储、市场等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通过数据反馈,为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快速响应市场、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小量多样化精准生产、零低库存高市场抗风险能力。

 

 

据刘洋介绍,作为新三板上市企业,成立多年来公司获得70多项专利,150多款激光和震动刀产品,2000多个应用解决方案,全球超过30000个客户,光博士激光以技术驱动企业发展,赋能制鞋、服装等行业工业4.0。

 

来源:光博士激光

来源 : 光博士激光 发布时间 : 2021-01-07

大族激光报名参赛“红光奖” ,申报项目为蓝宝石激光切割系统

 

中国激光行业贡献奖评选活动自2018年启动已连续举办三届,已成为国内激光行业备受关注的一项评选活动,累计发现和评选相关创新性、引领性激光产品、技术和成果100余项。 2020年该奖项正式命名为“红光奖”,活动流程逐步完善,得到众多专家的肯定以及广泛参赛企业的好评。在挖掘激光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发现高精尖中小企业、以及推动与鼓励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红光奖”已成为激光行业技术交流与水平比拼的一项标志性赛事,对于参评企业而言,是本年度企业提升品牌价值的影响力,阐述优秀品牌文化内涵的一项重要活动。

 

2021年度“红光奖”报名启动以来,目前已收到数十家激光企业或产品报名参赛。其中已经收到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参赛报名资料,目前已参赛两项,其中一项为“全自动蓝宝石激光切割裂片加工系统”。

 

据了解,该产品在2019年12月投产,目前该加工系统已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等行业,适用于蓝宝石材料的激光切割裂片。

 

 图片11.png

产品图片:全自动蓝宝石激光切割裂片加工系统

 

据资料显示,研发此产品的缘由是为客户定制摄像头以及HOME键盖板激光切割。此产品投入近30人的技术团队,完成市场调研、技术研发、现场技术支持、售后维护等技术工作,完成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其他产品参数暂不透露。

 

本次大族激光提交的这款全自动蓝宝石激光切割裂片系统目标是要冲击的“红光奖”2021年度激光微加工系统创新贡献奖。

 

 

“红光奖”报名时间将截止至20204月上旬

 

报名方式:

 

 

1官网:进入红光奖官方网站在线报名,下载表格填写要参赛的奖项以及公司、产品详细信息,提交即可。https://wx.laserfair.com/awards/2021/index.php (激光制造网首页亦有网页链接进入)

图片12.png 

 

 

2微信:关注“激光制造网”微信订阅号,在菜单按钮找到【红光奖】,进入报名端口。

图片13.png 

 

活动联系人:

邹先生、李先生

0769-22381699 、  13929047858

 

 

 

来源 : “红光奖”组委会 发布时间 : 2021-01-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