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昂科传动研发推出高度跟随方案,实现切割高度的精确控制

高精度的2D激光切割需要对Z轴进行精确控制。通常情况下,为保证良好的切割断面,切割高度---切割头与切割材料表面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一致。

高度跟随——虽然被切割材料的表面高低起伏,但是切割高度不能改变。高度跟随一般是通过电容传感器来探测电场的变化从而判断距离来实现的。到目前为止,此功能整合起来很复杂,现有的解决方案限制了切割性能的提升。

ANCA Motion(昂科传动)致力于激光切割控制系统的研究,该公司研发的新的高度跟随解决方案,通过将设备直接接入到AMD5x伺服驱动器上,实现切割高度的精确控制。

此解决方案无需额外的硬件,节省了电器柜空间,更少的组件也意味着系统会更稳定,故障率更低,工件、切割头损坏等风险更小,从而大大降低设备停机的可能性。

“中间无需任何其他中间设备,你只需将其直接接到伺服驱动器上。”ANCA Motion嵌入式软件工程团队负责人Farzad Keynejad博士介绍道,“然后运行我们伺服驱动器内的高度跟随算法,同时Z轴也在NC模式控制下”。

直接集成到驱动控制回路中意味着性能优势。典型的CNC系统上的更新速率为1ms。新的高度跟随解决方案更新率是250us,误差范围减小,检测和避让的能力增加。

高度跟随系统可直接接入ANCA Motion AMD5x高性能伺服驱动器,同时带来了其他优势:兼容性、快速性、易维护性等。

ANCA Motion高度跟随方案

—— 更快,更好,更简单

来源:昂科传动


发布时间 : 2022-01-12

激光器芯片厂商源杰科技冲刺科创板,募资9.8亿元投建光芯片项目

1月10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杰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

经过多年研发与产业化积累,源杰科技已建立了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芯片加工和测试的 IDM 全流程业务体系,拥有多条覆盖 MOCVD 外延生长、光栅工艺、光波导制作、金属化工艺、端面镀膜、自动化芯片测试、芯片高频测试、可靠性测试验证等全流程自主可控的生产线。

在此基础上,源杰科技形成了“掩埋型激光器芯片制造平台”“脊波导型激光器芯片制造平台”两大平台,积累了“高速调制激光器芯片技术”“异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对接生长技术”“小发散角技术”等八大技术。

业绩增长迅速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源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041.11万元、8131.23万元、23337.49万元、8751.34万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553.18万元、1320.70万元、7884.49万元、3248.08万元,业绩增长迅速。

源杰科技称,公司2020年收入规模迅速增长,主要是受5G政策推动影响,公司的25G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市场需求量激增。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来自2.5G、10G、25G及更高速率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其他业务收入为零星的技术服务收入。

分产品来看,报告期内,源杰科技的2.5G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收入分别为6,406.82万元、6,897.52万元、8,424.77万元和4,619.07万元,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报告期内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2020年,随着工艺水平逐渐成熟,凭借高性能指标、高可靠性等特性,源杰科技的 2.5G 1490nm DFB 激光器芯片出货量大幅增加。同时,受益于以新一代XG-PON 技术为基础的国内千兆光纤网络升级,公司的 2.5G 1270nm DFB 激光器芯片收入也出现较快的增长。2020 年,公司 2.5G 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整体收入较上年度增加 1,527.25 万元,增幅 22.14%。

2021年1-6月,国内外光纤接入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公司的2.5G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出货量保持较快的增长,上半年销售数量已超过 2020年度的 60%,在市场价格持续下调的情况下,整体收入水平仍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

而其10G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收入分别为 634.30 万元、1,155.66 万元、4,853.55 万元和 2,914.53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1%、14.23%、20.80%和 33.30%,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源杰科技称,凭借高性能指标、高可靠性以及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公司的 10G 1270nm DFB 激光器芯片已占据出口海外 XGS-PON 市场的领先地位,2020 年该产品的销售收入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的 10G 1310nm DFB 激光器芯片同样也凭借高可靠性及高性价比等优势,实现对移动通信市场的大批量供货,助推公司 10G 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出货量逐渐增加。

另外,源杰科技25G 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收入分别为 0 万元、68.62 万元、10,056.74 万元和 1,205.78 万元。2020 年 25G 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收入快速增长,是公司业绩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

源杰科技表示,公司凭借多年光芯片行业积累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经验优势,在国内厂商中率先实现了 25G 激光器芯片的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应用,其中 25G MWDM 12 波段 DFB 激光器芯片更是成为满足中国移动相关 5G 建设方案唯一批量供货的厂商。受益于 5G 移动通信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国产高端产品的稀缺性,公司 25G 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的销售收入于2020年实现大幅增长。但2021年上半年因5G基站建设放缓而导致营收下滑。

募资9.8亿元投建光芯片等项目

招股书显示,源杰科技此次IPO拟募资9.8亿元,投建于“10G、25G 光芯片产线建设项目”、“50G 光芯片产业化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源杰科技认为,本次募集资金的投入有利于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实现多种光芯片产品的专线生产,打破高端光芯片的进口依赖,有利于促进我国通信建设和产业发展。此外,研发中心建设亦根植于公司主营业务,符合行业发展对技术升级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研发效率和研发质量。

目前,源杰科技主营业务为光芯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 2.5G、10G 和 25G 及更高速率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光纤接入、4G/5G 移动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源杰科技称,“10G、25G 光芯片产线建设项目”和“50G 光芯片产业化建设项目”是基于公司现有光芯片业务的进一步扩展和衍生,与主营业务密切相关。其中,“10G、25G 光芯片产线建设项目”将有助于解决公司目前所面临的 10G、25G光芯片产线紧缺及产能受限的问题,从而提升市场供应能力,满足客户需求,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而“50G 光芯片产业化建设项目”将助力 50G 高速光芯片的批量生产,促进公司抢占市场先机,推动国产化进程,提升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并增强其盈利能力。

此外,“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致力于对公司现有研发中心进行升级,进行高功率硅光激光器、激光雷达光源等大量前瞻性研究并着力实现科研成果产业转化,保证公司产品技术的领先,推动新产品开发,从而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并巩固行业地位。

关于战略规划,源杰科技称,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光芯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经过多年研发与产业化积累,公司可持续向国内外客户提供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产品,并逐步发展为国内领先的光芯片供应商。

目前,源杰科技正在加速研发下一代激光器芯片产品,并积极拓展光芯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目前,公司在光通信领域已着手 50G 、100G 高速率激光器芯片产品以及硅光直流光源大功率激光器芯片产品的商用推进,力图实现在高端激光器芯片产品的特性及可靠性方面对美、日垄断企业的全面对标。同时已与部分激光雷达厂商达成合作意向,实现激光雷达领域光芯片少量送样,努力实现新技术领域的弯道超车。

来源:集微网


发布时间 : 2022-01-12

华工科技新能源智能装备荆门产业园开工,预计达产后年产值30亿元

2022年1月8日上午,华工科技新能源智能装备荆门产业园在湖北荆门举行集中开工仪式,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文兵,省政府副秘书长费德平,荆门市委书记王祺扬,荆门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涛,荆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掇刀区委书记周俊杰,荆门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掇刀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玮,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马新强,副总裁熊文等出席仪式。

随着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成为全球共识,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革命加速到来,在国内“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实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湖北省率先打造“材料制造—电池制造—电机电控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全闭环产业链和新能源汽车全产业生态链。

根植湖北,华工科技以工业智造服务湖北各领域制造产业,在荆门,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华工科技投资成立的荆门华工图像公司产品应用于国内高端消费、国家证照等核心防伪领域。依托荆门产业园区基础,紧跟湖北省新能源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华工科技进一步启动荆门新能源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为湖北及荆门新能源产业“补强链路”。投资建设荆门新能源智能装备产业园是华工科技面向新能源行业需求,继在组建深圳新能源公司后的又一战略举措,项目计划于2022年1月开工,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

当前,围绕新能源发展赛道,华工科技在智能制造、感知两大业务板块,将激光、传感器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锂电、氢能源、光伏等行业,解决行业痛点,助力能源革命。华工科技新能源智能装备荆门产业园将充分发挥华工科技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链布局和技术优势,充分发挥湖北产业集聚效力和广阔市场空间,紧抓新能源行业发展和激光智能制造两个窗口期,全面融入湖北及荆门新能源产业生态链,率先与区域内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打造行业标杆产品,打造国内一流、全球有影响力的“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华工激光精密事业群总经理王建刚、深圳华工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坤等参加了开工仪式。

来源:华工科技微视界


发布时间 : 2022-01-11

龙雕激光4万瓦新品全球首发,再塑超厚板材切割新高度

2022年1月8号,北京龙雕伟业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商河经济开发区的山东生产基地,举行了隆重的4万瓦激光切割机全球首发仪式暨龙雕激光2022年新春年会。

龙雕40000W激光切割机首发仪式盛况空前,赢得了国内激光行业的共同瞩目。同时,4万瓦首发仪式也邀请了激光加工委员会陈超陈秘书长,创鑫激光战略客户营销总监李小瑞亲临现场,并同龙雕激光董事长杜永安及营销总监王建共同揭开了40000W机器的神秘面纱。

据悉,这是全球最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的首发,对超厚板材切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龙雕激光创始人兼董事长杜永安介绍说,龙雕激光作为国内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的领先品牌,凭借最前沿的激光技术,先进的机床设计理念,以及最有经验的技术核心团队,针对客户的多样需求,不断推出高功率,超高功率的激光切割机。

升级了激光器,激光切割头,以及控制系统等基本配置,高质高效的解决了超厚碳钢,超厚不锈钢和铝合金板切割断面质量、挂渣和切割锥度过大等问题,同时对于中薄板的切割可以实现任意切换,变换不同气体切割等,让客户在使用上无后顾之忧。

龙雕激光切割机可配备最大功率40000W的激光器,可以切割200mm厚不锈钢甚至更厚的板材,客户可以实现仅用一台设备就能对不同厚度材料都实现高质量切割的加工工艺。

该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厚板空气切割开料下料加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健身器材、智能家具、航空航天、机车制造、船舶等行业。

此次龙雕激光切割机带给客户的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更是龙雕激光对于技术革新、对于产品进无止境的追求,它的出现将重新定义中国数控光纤激光切割机的行业标准,为全球厚板加工市场带来福音!

首发仪式结束后,现场嘉宾参观了龙雕生产加工车间、焊接车间及龙雕激光产业园二期项目,见证了龙雕激光雄厚的生产加工实力及焊接功底。

来源:龙雕激光


发布时间 : 2022-01-11

芯片产业迎风口,艾贝特激光焊锡助力生产企业降本增效

近期,龙卷风级别的“风口”,非“元宇宙(Metaverse)”莫属。然而建设元宇宙需要庞大的计算力,这也间接促进了芯片的发展。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而芯片则相当于工业生产的粮食。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还是智能手机、PC等处理器核心,都需要芯片的“大力支持”。

随着IC芯片设计水平及封装技术的提高,传统的焊锡工艺逐渐退出舞台,非接触式的激光锡焊技术备受瞩目,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等优点。目前,艾贝特自主研发的激光焊锡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芯片制造产业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助力客户提升作业效率、提高产品良率、降低作业成本,为客户的成功保驾护航。

激光焊锡机

自2005年成立以来,深圳艾贝特确立了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基本路数。17年来不断在智能激光锡焊装备生产与锡焊加工技术行业的道路上打磨技术,披荆斩棘。目前与国内10余家高校合作,不断下沉完善基础数据,抓取新技术,提高核心竞争优势。锡球焊接覆盖国内约90%市场份额其具有焊接位置精确控制、焊接过程自动化、焊锡量精确控制、焊点一致性好等优势,更适用于焊接精密结构零件,能够充分满足芯片制造的严苛要求。

激光焊接机艾贝特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设有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及时高效的服务。长期的服务经验和落地实践经验、十七年的专注耕耘使得公司在行业客户中树立了“激光锡焊细分领域领头羊”的良好品牌形象。

芯片作为国之重器,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巨大。未来,伴随我国电子制造业水平提升,芯片焊锡工艺要求日益严苛,同时受到国家节能减排、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升级需求日益迫切,需要新的技术和设备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激光焊锡技术及相应自动激光焊锡设备具有传统焊接无与伦比的优势,将会受到更多的青睐。

因此,深圳艾贝特将进一步巩固激光焊接细分领域的地位,积极融入手机3C、半导体、通讯行业、汽车电子、手机摄像头等产业当中,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制造”发挥自身的创新能量。

来源:搜狐号“小蜜蜂驿站”


发布时间 : 2022-01-08

激光装备产业在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城“开花结果”

济南高新区走过三十年,装备制造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强的发展历程。2021年9月,世界知名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大族激光的激光切割(济南)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城,基地建成后将主要生产中小功率激光加工设备。

大族激光切割(济南)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激光技术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随着激光技术的推广、应用,国内激光行业逐渐扩大,市场规模增长。济南市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激光装备产业基地,具有完备的激光装备产业链,以激光切割为主的激光装备出口规模全国第一,济南高新区激光产业规模约占济南市的三分之二。

位于济南高新东区的高新区智能装备城是济南市智能装备产业重要承接载体,“激光装备”作为园区五大产业集群之一,园区已集聚邦德激光、金威刻激光、森峰激光、华光光电等一批激光领域的龙头企业生产基地。

邦德激光生产基地

金威刻激光生产基地

2019年9月,以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为建设主体申报的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建设,成为全省首批批复建设的五家共同体之一。共同体吸纳成员单位30余家,包括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邦德激光等激光装备龙头企业,打造了“政、产、学、研、金、服、用”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共同体内形成了从上游的晶体材料、芯片到中游的激光器再到下游的激光整机装备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一行考察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

共同体内的邦德激光、金威刻激光和森峰激光是济南市激光装备领军企业,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邦德激光是北方最大的激光切割设备生产商,金威刻激光是美国市场份额中占比最大的中国激光机品牌,森峰激光是长江以北最大的数控激光设备制造企业。2020年共同体建设成效初显,激光产业收入突破120亿元,其中三家领军企业均实现50%以上增长。2021年邦德激光以5190台的销量再创行业纪录。

东京奥运会颁奖台五环由邦德激光切割而成

一直以来,智能装备城注重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园区激光企业在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荣誉。

2019年,邦德激光加入共同体后,当年实现激光切割机产销量全球第一。2020年,邦德激光全球首发40000W光纤激光切割机。2021年,2020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颁奖典礼的标志性五环LOGO全部由邦德激光生产的激光切割设备切割制作而成。华光光电是国内首家半导体激光器芯片规模化生产企业,也是全球具有研发实力并具备量产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公司之一,2020年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发布了国内第一个激光技术类IEEE国际标准。金威刻激光于2021年5月发布了国内首台面向教育和家庭的桌面级3D智能云激光雕刻机。

金威刻3D云激光雕刻机首发仪式

坐落于智能装备城的济南高新区激光产业园,2017年起规划建设,总规划面积为1200亩,其中一期开发面积800亩,总投资约35亿元,总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当前,为打造激光产业,园区及周边已建和在建了众多专业化载体及众创空间,包括智造谷产业园、幸福连城·光电创新园、普洛斯国际激光装备基地等。产业园内在建的森峰激光新生产基地项目是2021年全省重大项目,建成后将可年产30000台激光装备。

济南高新区激光产业园规划

未来,济南将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以建设济南国际激光谷为战略愿景。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将依托济南“东强”发展战略,以激光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提升科技创新为核心,推促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继续打响“智造济南、装备世界”品牌,建成国内一流的激光装备产业集聚地。

来源: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 2022-01-07

重大突破!上海光机所四项研究取得新进展

1月5日,据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官微报道,近期上海光机所在透明导电薄膜的飞秒激光图案化加工等四项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四项研究具体包括透明导电薄膜的飞秒激光图案化加工研究、刻画各向同性激光冷却性质的实验研究、稀土氟化物晶体研究以及超宽带拍瓦级OPCPA系统色散控制等。对此,激光制造网小编特整理如下:

一、在透明导电薄膜的飞秒激光图案化加工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薄膜光学实验室在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TCO)薄膜的飞秒激光图案化加工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通过对飞秒激光能量密度的控制实现对薄膜表面形貌的有效调控,揭示了飞秒激光图案化加工过程中薄膜表面形貌的激光能量密度依赖规律及形成机制,并提出了一种简便而准确的确定飞秒激光工艺参数的单脉冲激光测量方法。相关成果发表在《光学快讯》(Optics Express)上。

TCO薄膜由于其低成本、可见光波段优异的光电性能及近红外区域非常大的光学非线性,广泛应用于光学显示、太阳能电池及非线性光电子器件等领域。根据不同的应用和系统设计,需要制造图案化的TCO薄膜。飞秒激光加工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图案化制造方法,是解决非周期性、特殊设计图案结构的优选方案。然而,如何控制激光工艺参数,获得高对比度的图案边界是TCO薄膜飞秒激光加工的难点。

图1 (a) SEM 图像和 (b) 在 0.44 J/cm2 能量密度下激光照射的 ITO 薄膜的表面轮廓。(c)–(h) 放大的 SEM 图像,对应于(a)中的标记

图2 (a)不同激光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开始后的电子和晶格温度。(b) 在 0.23到 0.55 J/cm2 的不同应用注量下峰值晶格温度的变化

研究团队系统研究了典型TCO薄膜在飞秒激光单脉冲辐照下,其表面图案随激光能量密度的演变规律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飞秒激光辐照下,薄膜表面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微/纳米结构且呈现激光能量密度的高度依赖性。这种能量密度依赖性归因于薄膜的表面非晶化、散裂烧蚀、应力辅助分层、沸腾蒸发和相爆炸等几种不同的去除机制。通过对薄膜中热电子和晶格温度随时间的演化仿真,证明了飞秒激光图案化加工TCO薄膜本质上是材料中自由电子和束缚电子受激加热将能量传递给晶格的过程。因此,控制电子的加热就控制了激光加工后薄膜的状态,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简便而准确的控制飞秒激光加工形态的激光工艺参数确定方法。这项工作为飞秒激光诱导宽禁带半导体的加工和改性机制提供了全面解析,并且对超短激光的半导体光子器件图案化制造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二、在刻画各向同性激光冷却性质的实验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冷原子物理研究团队在刻画各向同性激光冷却性质的实验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进展将有助于推进各向同性激光冷却在量子传感中的应用,相关工作发表在Optics Express。

图1 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时序示意图

图2 通过测定冷却激光失谐量与冷原子数的关系计算腔内漫反射光场的有效饱和因子

冷原子量子传感在量子科技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各向同性激光冷却是该领域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优点包括紧凑性、鲁棒性、光学对准精确度要求较低和不需要外加磁场等,对于野外和空间应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研究团队针对量子传感的需求设计并演示了一种特殊形式的各向同性激光冷却系统,它的腔内漫反射光场是通过空心光束注入到腔内产生的,同时探测光在频率稳定和功率稳定两个方面得到了改进,从而显著提升了探测信号的信噪比。基于该实验系统,研究团队详细测量了各向同性激光冷却的一系列基本特性,并且通过结合实验结果和计算模拟,针对该实验系统中各向同性激光冷却的基本物理过程进行了定量描述。腔内漫反射光场的有效强度是一种较难直接测定的重要参量,在这一实验新进展中,它的值得到了准确的推断。

三、在稀土氟化物晶体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微纳光电子功能材料实验室激光晶体研究团队在CeF3晶体研究基础上,开展了Er:CeF3晶体生长、光谱和磁光性能研究。相关研究工作发表于《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掺铒(Er3+)材料在激光器、光振荡器和光放大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三氟化铈(CeF3)晶体具有大的稀土离子半径、高的透过率以及较低的声子能量有助于降低无辐射跃迁概率,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激光基质材料。另外,CeF3晶体属于六方晶系,拥有较宽的透过波段,是重要的磁光材料,在偏振开关、磁光隔离器、法拉第旋转器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图1 Er:CeF3晶体的荧光光谱曲线(a)和Verdet随波长的变化曲线(b)

光谱研究表明,Er:CeF3晶体有利于~1.5 μm激光的输出,在1564.6 nm处的发射截面为1.053×10-20 cm2,相应的荧光寿命为1.675 ms。另外,磁光研究发现Er3+可以有效提高CeF3晶体的磁光Verdet常数,其在可见532 nm和近红外1310 nm处的Verdet常数分别达到231.0和24.4 rad/(T·m),比纯CeF3晶体分别提高了23.5%和12.4%,且高于传统商用TGG晶体。Er3+增强CeF3晶体的磁光效应主要源于Er3+和Ce3+之间的超交换作用,使晶体场产生进一步分裂,导致法拉第效应的增强。该项研究工作对探索兼具激光和磁光性能的多功能晶体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在超宽带拍瓦级OPCPA系统色散控制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超宽带拍瓦级OPCPA系统的色散控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单光栅Offner展宽器并不是真正的无像差,它与共轭的Treacy压缩器之间存在色散失配。因此,在基于单光栅Offner展宽器的高峰值功率CPA或OPCPA激光系统中,通常需要引入额外的色散控制方法。虽然双光栅Offner 展宽器的无像差特性是众所周知的,但其在OPCPA系统中的色散控制优势仍未被探索,尤其是在材料色散相对较少的拍瓦级OPCPA系统。

图1 实验测得的放大光谱和压缩脉冲

团队充分研究了双光栅Offner 展宽器的色散特性,并从理论上实验证明了其在拍瓦级OPCPA系统中的色散控制优势。结果表明,在不使用任何额外色散控制方法的情况下,仅通过优化系统中的双光栅Offner展宽器和Treacy压缩器就可以直接实现近傅里叶变换极限(FTL)的脉宽输出。更重要的是,在原理验证实验中,基于该方案成功将3 ns啁啾脉宽、210 nm光谱带宽的放大脉冲压缩到了15.4 fs (FTL值为15 fs)。这也是目前OPCPA系统所实现的最宽放大脉冲光谱(全宽210 nm)和最窄压缩脉宽(

信息来源:上海光机所 整理:激光制造网


发布时间 : 2022-01-05

返回顶部